来源:天和游戏 作者:天和游戏 时间:2024-08-27 14:40
一、棹归的意思?
返航的船只。宋.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词:「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二、在荡子天涯归棹远中棹怎么读?
荡子天涯归棹zhào远棹拼音:zhào,zhuō简体部首:木解释:[zhào] 1.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zhuō] 同“桌”。
三、归帆去棹什么意思?
归帆去棹是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句,其意指作者的离别和归途多舛,要重新扬帆起航,划向未知的归途。因为古代人的交通方式常常是水路,因此常常使用船舶相关的比喻。此诗中,作者用“帆”和“棹”来比喻船,用“归帆”和“去棹”来比喻行船的方向,暗喻了人生的归程之路不易,需要重新出发面对挑战,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豁达坦然的心态。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意味着人们要不断地扬帆起航,在人生道路上奋斗前行。
四、我亦无诗送归棹啥意思?
棹,长的船桨,这里指船。1932年7月山本初枝和丈夫要离开中国返回日本。鲁迅在知味观设宴送别。鲁迅7月11日的日记记有:“午后为山本初枝女士书一笺”即本诗。战争并没有影响作者与山本初枝的友谊,反而增进了他们的友谊。现在山本初枝要回国了,鲁迅衷心的写诗祝她一路平安。鲁迅写了这首诗却说“无诗”,这是自谦的说法,表示自己的诗算不上诗。
五、雪江归棹是什么意思?
《雪江归棹图》是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雪江归棹图》描绘的是冬日雪景山水画。全图不着色,仅以细碎之笔勾勒、点皴山石,淡墨渲染江天,衬映出皑皑雪峰。
《雪江归棹图》为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画面起首远山平缓,江面平静,江中归帆片片。进入中段以后,山势渐渐高耸,白雪封山,银装素裹,江河坡岸隐现,其间点缀着楼观、村舍、桥梁、栈道及人物活动,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继而趋于平缓,整福画面面富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坐于舟中,沿江眺望窗外时时变换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长卷绘画的特点和魅力。
六、棹怎么读
棹怎么读 - 你需要知道的正确发音
棹这个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字。它由“木”和“舟”两个部分组成,形似船在水中划动的样子。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却有些困惑。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详细介绍棹字的正确发音。
棹的基本发音
棹这个字的正确发音是“zhào”,读音接近于汉字拼音中的“zhao”。按照普通话语音规则,棹的发音是一个舌尖向后卷的音,有些类似于“擢”的音。正确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字的意思,还能够避免因发音不准确而引起的误解。
棹字的意义与用法
棹是一个多义字,它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作为名词时,棹通常指的是船上划水的长木质工具。作为动词时,棹表示用棹子划动船只或其他物体。
在古代中国,棹被广泛运用于船运和水上交通。人们使用棹子划船,以便控制船只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棹子通常由木材制成,长度适中,方便船员使用。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棹的使用已经逐渐被机械化的桨代替,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依旧重要。
此外,棹在汉语中还有承载和支撑的意义。比如,我们可以说“他是家庭的棹”,意思是他是家庭的支撑者,比喻他在家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棹还可以表示掌握某种技能或艺术的方法和要领。例如,“精通琴棹”表示能够熟练地演奏古琴并且掌握了琴艺的精髓。
棹的常见读音错误
由于棹的发音较为特殊,很多人在读这个字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读音错误。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错误读音及其对应正确的读音:
- 错误:读成“zhuó”。
- 正确:读成“zhào”。
- 解释:这种错误的读音可能是受到了字形上的影响,错误地将“木”和“舟”两个字的音合在一起读。
- 错误:读成“zhāo”。
- 正确:读成“zhào”。
- 解释:这种错误的读音可能是因为强调了声调的变化而导致的。正确的发音中,声调是平声。
总结
正确理解和使用汉字的发音是学习和掌握汉语的重要一环。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棹字的正确发音及其意义。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字,它既可以作为名词,指船上的划水工具,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用棹子划动船只或其他物体。正确的发音是“zhào”,读音接近于汉字拼音中的“zhao”。我们还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读音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读音解释。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于棹字的正确发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继续学习汉字的正确读音和用法,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谢谢阅读!
七、台湾石棹茶
<>
台湾石棹茶 - 令人陶醉的香气和独特口感
在台湾,茶叶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台湾石棹茶。它是一种香气浓郁、口感独特的茶品,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台湾石棹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品鉴方法。
台湾石棹茶的历史和渊源
台湾石棹茶又称为乌龙茶,起源于台湾中部的阿里山地区。传说在19世纪末,当地的一个茶农发现了一株茶树,并将其移植到附近的山谷中进行繁殖。这些茶树因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殊条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台湾石棹茶的名称源于其制作工艺中所用的独特手法,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手工摇动或摇晃(“棹”),以释放茶叶的香气和提高茶汤的浓度。
制作工艺和特点
台湾石棹茶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独特。首先,茶叶在采摘后必须在太阳下晾干,以使茶叶中的酶活性降低。接下来,茶叶会经过轻轻摇动或摇晃,以激发茶叶内部的酵素活性,产生独特的香气和风味。
在发酵过程中,茶叶会经历多个步骤,如炒制、揉捻、回潮和干燥。这些步骤不仅能够改变茶叶的形态和香气,还能够进一步发展茶叶的风味和口感。制作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台湾石棹茶的特点之一是其香气浓郁而持久。茶叶释放出的香气带有花香、果香和清香的混合,令人沉醉其中。此外,台湾石棹茶的汤色橙黄明亮,口感醇厚而丰富。茶叶的口感饱满,同时具有清爽的回甘和持久的余味。
品鉴方法和注意事项
品鉴台湾石棹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品鉴方法和事项:
- 使用适量的茶叶和热水,控制浸泡时间和水温。
- 观察茶叶的外观,包括叶形、颜色和完整度。
- 闻茶叶的香气,注意香气的强度、多样性和持久性。
- 品尝茶叶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度、口感和余味。
- 品鉴时注意清洁口腔,以免其他味道的干扰。
- 尝试与不同食物的搭配,以发现更多的味道和层次。
结语
台湾石棹茶作为台湾特产茶叶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吸引了众多茶叶爱好者。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严格的品质要求使得台湾石棹茶成为茶叶行业的瑰宝。无论是品鉴还是饮用,台湾石棹茶都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体验。如果你尚未尝试过台湾石棹茶,不妨找机会一试,品味这款令人陶醉的茶品。
参考资料:
- cn/new_list1.php?serial=20051104006354260000001
- zh-hans/%E4%B9%8C%E9%BE%99%E8%8C%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