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游戏技能 >
正文

介入幼儿角色游戏应该注意什么?

来源:天和游戏  作者:天和游戏  时间:2024-10-23 09:48

一、介入幼儿角色游戏应该注意什么?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跟幼儿介入角色游戏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幼儿的年龄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相应的角色游戏。

再次要遵循幼儿的科学发展规律,遵循幼儿发展特点。

如果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进行特定的角色游戏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哟!

二、小班角色游戏教师介入的方法?

老师扮演幼儿正在开展的角色进入区域引导幼儿活动兴趣!

三、游戏王角色技能怎么开启?

1.首先进入游戏,在游戏的右下角会显示玩家现在正在使用的角色,点击角色就会进入角色信息以及编辑卡组界面;

2.在当前界面的上方有一个绿色的盒子,就是编辑卡组的地方,点击进入;

3.然后选择想要开启技能的卡组,同样是点击绿色盒子进入,进入之后在界面的上方可以看到有【技能未开启】的选项;

4.点击【技能未开启】即可进入技能选择界面,选择好技能之后点击保存就开启成功了。

四、不坏之身是哪个游戏角色的技能?

英雄联盟不坏之身是猴子,也就是齐天大圣。他的被动就是不坏之身:对面英雄越多抗性越高。

五、游戏介入的方法?

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二)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六、《探灵笔记》游戏全角色技能属性详解?

 小皮(暂定名)

  1、移动速度普通跟人走路一样。

  2、能远距听见人类的呼吸声走路声。

  3、看不见人类开灯光。

  4、鬼会不定时发出嚎叫声(有距离)。

  5、变为人类状态的时候不会发出身嚎叫,无法攻击。

  6、即使变为人类状态玩家也有心跳警示。

  技能(变脸):变装为一名场内玩家(玩家还是会有警示心跳),变回原形后移动速度增加。

  技能(暴走):增加移动速度XX%持续XX。

  技能(扑袭):蓄力向前方飞射过去,扑倒落地点玩家。

  小明

  (天赋)武曲:感知米内道具位置 0.5米/1米/1.5米

  √(通用)寡宿:周围没有灵探/怨灵时普通移动速度增加30/10%,45/15%,20%

  √(通用) 天哭:增加队友倒地感知范围5/10/15

  魂值: 70

  魄值: 70

  体力值: 8秒耗尽,25秒回满

  自然恢复魂值: 每秒0.2

  走路速度: 320

  奔跑速度: 420

  蹲下速度: 150

  爬行速度: 80

  治疗队友: 25

  感知怨灵半径: 10米

  队友倒地半径: 50米

  鬼发现范围: 10米

  魄丢失减速: 减20%

  治疗时间: 8秒

  救援时间: 3秒

  开箱速度: 5

  小芳

  √(天赋)紫微:减少符术治疗/救人时间 10%/20%/30%。

  √(通用)天使:治疗队友额外恢复10%/20%/30%魂值。

  √(通用)龙池:增加附近队友/自己5%7%10%普通移动速度。

  魂值: 80

  魄值: 70

  体力值: 7秒耗尽,25秒回满

  自然恢复魂值: 每秒0.2

  走路速度: 300

  奔跑速度: 410

  蹲下速度: 150

  爬行速度: 50

  治疗队友: 30

  感知怨灵半径: 8米

  队友倒地半径: 50米

  鬼发现范围: 10米

  魄丢失减速: 减10%

  治疗时间: 5秒

  救援时间: 3秒

  开箱速度: 8

  小丽(暂定名)

  1、隐身移动速度非常快

  2、现型比人类走路快,跑步慢。

  3、隐身状态可以穿门。

  4、隐身无法攻击人。

  5、隐身状态下玩家无心跳警示

  技能(虚实转换):施法X秒进入虚无状态加速,施法x秒解除虚无状态重聚。

  技能(血门传送):在地上构筑血池用于传送,传送有CD。

  技能(虚空行走):瞬移,前方瞬移,有前摇没有后摇

  小丽(暂定名)

  1、隐身移动速度非常快

  2、现型比人类走路快,跑步慢。

  3、隐身状态可以穿门。

  4、隐身无法攻击人。

  5、隐身状态下玩家无心跳警示

  技能(虚实转换):施法X秒进入虚无状态加速,施法x秒解除虚无状态重聚。

  技能(血门传送):在地上构筑血池用于传送,传送有CD。

  技能(虚空行走):瞬移,前方瞬移,有前摇没有后摇

  小刚

  (天赋)破军:倒地后挣扎30秒/20秒/15秒,可以恢复行动能力并恢复10点魂值。

  √(通用)天虚:额外增加10/20/30魂值上限。

  √(通用)破碎:额外增加10%/20%/30%体力值上限。

  魂值: 100

  魄值: 70

  体力值: 10秒耗尽,24秒回满

  自然恢复魂值: 每秒0.2

  走路速度: 300

  奔跑速度: 400

  蹲下速度: 150

  倒地速度: 50

  治疗队友: 20

  感知怨灵半径: 7米

  队友倒地半径: 50米

  鬼发现范围: 10米

  魄丢失减速: 减10%

  治疗时间: 8秒

  救援时间: 3秒

  开箱速度: 8

  小红

  (天赋)太阴:被怨灵攻击后基础移动速度增加40%/45%/40%持续五秒。

  √(通用)阴煞:额外增加感知怨灵距离1米/2米/3米。

  √(通用)天月:增加自然恢复速度10%20%30%。

  魂值: 60

  魄值: 70

  体力值: 6秒耗尽,24秒回满

  自然恢复魂值: 每秒0.3

  走路速度: 300

  奔跑速度: 440

  蹲下速度: 150

  倒地速度: 80

  治疗队友: 15

  感知怨灵半径: 12米

  队友倒地半径: 50米

  鬼发现范围: 10米

  魄丢失减速: 减10%

  治疗时间: 10秒

  开箱速度: 8

七、游戏王决斗链接角色技能怎么发?

游戏王决斗链接角色技能一般通过手牌和场上魔法卡的效果发动。当你控制的角色具备发动技能的条件时,在合适的时机可以选择发动。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确认角色的技能条件。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技能和发动条件,请仔细阅读角色卡片上的文字说明。

2. 支付技能的代价。有些技能需要支付一定的代价,如消耗手牌、生命值、怪兽等等。请根据技能指示支付相应的代价。

3. 选择发动技能的时机。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己方或对方的主要阶段、战斗阶段、追加连锁等时机发动技能。请仔细选择最优的时机。

4. 遵循技能效果提示。根据技能的效果提示,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抽卡、摸牌、增强自己的怪兽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王决斗链接角色技能的发动是需要合理规划和灵活运用的,只有掌握了角色的技能特点,并能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发动,才能在游戏中占据优势,制胜关键。

八、卡牌类游戏中如何设计角色的技能体系?

跟策划朋友们聊到策略框架,说喜欢引用阴阳师的技能和套装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策略的二次改造。然后发现实现出来的技能功能重合度很高,多数体现在只能附加数值BUFF和控制BUFF上。

有时候为了提升策略丰富度只能强行往上再加新的策略层,但尴尬的是,新的策略层的组成还是那些模块。如果设计独立闭环的战斗机制,则会带来数值平衡上的长期维护量剧增。

问了一下操作,发现他们在分解战斗元素时是按效果去分类的,在写开发需求时也是以效果为基础单位去设计。于是涉世不深的程序在实现时直接敲出完整效果作为基础单位。请注意,一些效果其实是多个策略元素组成的。当你想单独调用这个效果中的一部分元素设计新的策略体系时,发现几个元素之间已经绑定封装了。如果在设计底层时就发现还好,但通常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技能体系开发完成进行测试,甚至是上线后进行版本迭代时。这时候去调整是令人崩溃的。

那如何避免底层桎梏影响自由设计呢?

很简单啊,设计时策略元素足够细就行了。

我们来解析一下这类游戏的设计底层,从更底层的设计看策略元素可以怎么划分

我们先选择一个解析目标。策略卡牌领军者为魔灵召唤和阴阳师。

其中魔灵召唤中的速度条延续了传统回合制的设计,对速度属性的体验感非常清晰,这是策略设计里的传统核心亮点之一。而阴阳师的设计转向了通过鬼火前置控制技能释放。

我们选择更传统的魔灵召唤,去解析这个半回合制卡牌的策略设计思路:

元素分层、状态设计、状态联动、流派设定。

一、元素分层

首先我们分拆一个攻击过程:从指令调起动作(攻击),调用属性计算动作结果(命中及伤害),到展示动作结果。

这个过程的所有元素可以分为动作层、结果层、属性层。

拆分的意义在于,策略的实现依赖于这些元素,而分层能够很好地对策略进行分类指导

  • 动作层,由卡牌直接发起的动作:攻击、治疗、复活等,一般统一为技能,范围自身。
  • 结果层,实际上是被动动作层,如受击、死亡、被暴击,被控限制动作,行动条增减等,范围全局(自身队伍+敌方队伍)。
  • 属性层,参与伤害计算的所有值。

一些组合属性也经常被归类为属性。如绑定动作的属性,反伤吸血等。这些组合属性也被玩家称为策略属性,即已经初步具备了改变战斗方式的策略。由于一些奇怪的属性被做成了可养成经常被调用,所以确实有程序是直接按属性做了。

二、状态:元素改变

而让我们认为一款游戏划策略强的依据,多数是游戏中状态种类的丰富程度。

那么状态是什么。状态实际上是对战斗内元素的额外改变

魔灵的常规状态有三类:

  • 数值BUFF,获得正负数值的附加,加入属性层进行伤害计算
  • 行动BUFF,获得和限制行动的附加,展示在结果层
  • 结果BUFF,以魔灵召唤为例,进入或免除结果(如免死免伤)、增减改变结果(增减行动条、行动回合)

//这部分就是在找出所有的元素之后,预设出这些元素可以如何发生变化

这里的设计工作就是设计元素可以如何变化的参数组合,以最通用易拓展的的方式。如:

  • 中毒(每回合开始时进行无动作的攻击,扣除a类伤害X,持续Y回合,不可叠加,同名最多n个同时生效)
  • 沉默(本回合仅进行普通攻击和反击,不参与合击,持续Y回合,不可叠加,同名可刷新,结束追加n%免疫抗)

这看起来,状态更像是一个结果,事实上当卡牌被赋予状态这个结果,确实是被归类在结果层

既然是结果,那么它需要触发。后面触发机制就是基于状态的骚操作了。

三、技能:状态联动

我们重温一下攻击流程。

发起动作,调用属性,展示双方结果。

以上三段中,动作和展示结果(被动动作)广义上都属于动作层。而动作是默认的触发条件,于是动作跟状态的联动开始了。

  1. 发起动作,触发状态
  2. 展示自身结果,触发状态
  3. 展示目标结果,触发状态

这时候我们想起来,状态中有2类状态分别对动作和结果进行了改变,且状态完成赋予后本身也属于一个结果。于是我们有了这个联动模型:

发起动作【触发状态(动作类)】……【触发状态(非动作类)】——调用属性——展示自身结果【触发状态(动作类)】……【触发状态(非动作类)】,展示目标结果【触发状态(动作类)】……【触发状态(非动作类)】

//这里可以看出触发结果为动作的状态收益极高

技能就是对联动模型的封装。

这里有人就问了,既然状态可以触发动作,那不是可以动作触发动作无限循环。理论上是可以的,魔灵中有一些特殊的技能就是A技能概率触发A技能。也有A触发B,B触发C的技能环。只是为了避免无限连环,它用概率去限制。

分层的作用在这里体现了一个指导意义:触发条件和触发结果一般不用同一层,如果一定要设计在同一层,那么最好在收益和触发概率上进行限制。

那结果触发结果呢?不存在的,任何结果都需要一个动作作为前置。哥们又问了,那我打出暴击,然后特性是暴击时目标瞬间秒杀。这不就是结果触发结果吗。其实这里属于我们语言描述的简化,正确的描述是:

如A攻击时对B打出暴击,则使B瞬间被击杀。

这里B的死亡结果,是A追加了一个无需展示的攻击动作,这个动作导致B被秒杀。因为秒杀特性是在A的身上,所以A需要追加动作使B死亡。而不是B带个特性叫“被暴击就去死”,那这B也太玻璃心了,不可取哈。这叫弱点,不叫策略。

从上面的联动模型看,联动可以做得非常花哨,五花八门的,一不小心就成开放式无限递归了,那怎样利用这个模型进行合理的框架搭建呢。流派预设就应运而生了。

四、流派设定

策略卡牌的核心在于队伍构建,构建目的自然是特性最大化,即最强流派。而流派的实现依赖于各层之间要素的联动即技能组合。

联动的结构一般是(特定数值最大化+此数值带来的联动终结效果)。如队伍为5张卡,则某一张卡为将数值转化为最终特性收益,其余卡为该卡叠加数值。

所以我们设定流派时,首先需要定下的是这个流派进行最终特性收益的技能方式,可以理解为魔兽世界里盗贼的终结技。所以设定流派的第一步:

1、设定终结技

以暴击为例子看下关联。

终结技一般是对暴击效果的放大,如被动自带巨额爆伤提升,或是关联了极大收益的特性效果。如:

  • 暴击概率再次攻击,这是与动作层联动。可以作为终结技但需要终结者本身具备不错的输出能力
  • 暴击概率提升攻击力,与属性联动。提升能力一般作为蓄力而不是终结
  • 暴击概率附加行动状态,与debuff联动。debuff为最后结果时,一般还不如直接上debuff的技能实用

一个技能中可以包含多重联动,所以只要设计者愿意,可以有无限种关联形式。但作为终结技时,默认伤害最大化作为终极流派标准。//正常情况下,暴击伤害被动提升的技能会作为最稳定的终结技。

当然只要设计者愿意,也可以把控制流作为终结去设计,用来防守非常恶心对手。

也就是说,终结技决定了流派核心。于是衍生出了各种诸如一波暴击流华山派,寒冰控制流嵩山派,自虐反击流青城派等剑派。

而围绕着终结技,为终结者提供属性支援的部分则是蓄力技了。

2、设定蓄力支援

在魔灵召唤中,为了避免4个队员集中给1个终结者过度叠加状态,一般属性类buff被设定为不可叠加以免失控。所以魔灵的流派设计基础思路是:

【终结者+队伍光环者+上状态者+上目标负面状态者+其他治疗攻速保护等】

又有人说魔灵召唤可以给一个目标上多个中毒状态啊。其实我们看中毒的状态设计:

中毒(每回合开始时进行无动作的攻击,扣除a类伤害X,持续Y回合,不可叠加,同名最多n个同时生效)

可以看出中毒实际上是一个在回合开始时自动攻击的行动状态,而不是赋予属性的状态,因此叠加并不会崩坏伤害公式。

3、流派赋值范围

安排好基础流派的最佳承担者之后,这个流派的最高赋值参考就出来了。完美流派的天花板数值,用于卡牌的赋值分配

然后根据这个基础流派做2~3个变种流派用于混淆视听。如:

【终结者+队伍光环者+上状态者+上目标负面状态者+其他】中,每个位置都提供可替换的卡牌,赋值低于模板卡牌但可以附加更多特性。

或者调整基础位置:

【终结者+次终结者+队伍光环者+上状态者+上次要状态者+其他】

【终结者+队伍光环者+非流派增益状态+其他】

……

从基础流派中蓄力角色的穿插变换,到终结者的变化调整,始终坚持最少3个套路变化,才能使流派的策略构建具备灵活性。

这个部分有很多设计上的奇淫巧技,后面有时间再总结一下。

然后有人说了,你这连克制都没设计,怎么体现策略性啊。

于是又多了一段充数的废话出来了。

五、克制设计

先问一个问题,策略框架里克制是否必需机制?

很多人觉得需要,这样才更能体现智力游戏的乐趣。你看魔灵召唤也是有属性克制的嘛。

我们还是从底层伤害计算来看看魔灵召唤的属性克制设计:

魔灵召唤中,属性克制影响命中、效果命中、暴击概率、最终伤害(10%)。

你会发现这些属性都是可以作为独立模块去计算的,也就是说,其实属性克制可以看作上层策略层,可以独立添加或去除。

当然魔灵召唤是一开始就以属性克制为基础设定去开发内容的,所以五系魔灵在设计之初就定好了不同的属性偏向,以及后续开发自动战斗时,也将属性克制纳入了AI机制。

实际上如果要设计属性克制,可以这样进行。

  1. 先设计好多个基础流派的卡牌,即所有卡牌
  2. 把所有卡牌复制5份
  3. 分别赋予5系属性
  4. 设计整体作为属性克制的独立算式
  5. 根据属性偏向对流派进行调整,如魔灵会调整卡牌技能甚至(胎生)品阶

这不纯粹在扩卡池么?对啊。(就这么无耻地承认了)

只是很尴尬的点在于,如果属性克制的受益过高,那么流派构建的收益就相对降低。反之会被忽视(比如风丑的辉煌)。

总之目前魔灵属性克制对伤害的影响是10%,更多的影响体现在概率性的数值和自动战斗时的目标选取上。

仅仅是这样的低收益,魔灵召唤也付出了极高的数值平衡维护成本。

所以阴阳师选择了去除属性克制,走了鬼火路线去调教技能了,当然也跟它的世界观有关。

就到这,都不知所云了。

九、户外自主游戏怎么介入?

浅谈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

摘要:什么是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

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那么,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是放任还是适时指导?如何进行指导?教师如何进行

有效的介入与指导?……我觉得,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而是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

进行。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介入指导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

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建议:“我们来玩游戏,好吗?”“好啊,玩什么呢?”。

可见,幼儿的游戏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兴趣或愿望的;也常常看到,幼儿玩了一会儿,就不玩

了或者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了,那么,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该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从

而推动幼儿的游戏发展呢?

首先,要进行观察。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的

引导;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知道幼儿游戏的材料恰不恰当,是否需要延长游戏时间,是

否需要介入等等。

在有了观察的基础,教师介入幼儿的游戏,如何介入呢?

一、情感性鼓励介入。

情感性鼓励,即在介入时侧重采用鼓励、欣赏、融入、暗示、启发、建议和引导等方法。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声赞美,能鼓起幼儿战胜自我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如在“好玩的报纸”游戏中,幼儿用报纸玩出各种玩法,有幼儿用报纸做出“溜溜球”的玩法时,教师用眼

神或手势鼓励他,这个玩法很棒。

1、当幼儿遇到困难、将游戏情节延续下去有困难时

当幼儿的游戏遇到了困难而他们又无法解决时,可能会导致游戏情节的停滞不前。如果

老师的介入能促使游戏继续开展,并且游戏的情节获得拓展,那就是必要的和适宜的。如在“好玩的报纸”中,幼儿用报纸折出了好多的小棒,折出来之后,又不知道如何玩,拿着小棒

在模仿小猴子玩,这时,教师用小棒玩做小河,玩“过小河”的游戏,游戏又继续下去了。

2、当幼儿对自己所进行的游戏并不投入时

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玩大纸箱时,有幼儿只是进行简单而重复的游戏,如,康康钻在用

纸箱做的火车头里面,漫无目的地开着,但就是没有一个“旅客”上车,他也没有邀请一个客

人乘坐自己的火车。这时教师扮作“旅客”加入进去,并告诉幼儿我要到上海去,可以上车吗?找谁买票呢?这时康康赶紧找来伙伴,扮作售票员,开始玩了起来。就这样火车就开动起来。在这个游戏中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幼儿进行比较高层次的社会活动与建构游戏,增进社会

与认知的发展。

二、技艺性介入。

技艺性介入主要包括示范、参与、帮助、指导和练习等。如,教师通过动作模仿、操作

示范和实物提供等给予幼儿具体的支持,使幼儿破解难题,实现游戏愿望。教师带大班幼儿

在户外玩报纸,问:你可以用报纸玩出什么好玩的花样,有的小朋友折出扇子玩,有的小朋

友做纸球玩,有的小朋友做小棒玩,一个小男孩拿着报纸一动不动,眼睛还不时看看这个小

朋友,又看看那个小朋友,偶尔还看一下老师,老师轻轻地走过去问“你怎么不玩呀?”小男

孩回答“我不会折飞机,我折不好”“我来帮助你吧”这个介入就是技艺性的介入。

三、平行介入。

是指教师在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

十、游戏介入的几种方式?

介入游戏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二)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相关推荐

王者荣耀角色技能介绍?

一、王者荣耀角色技能介绍? 坦克类英雄在战斗中可以限制敌方的后排,还可以挡在己方英雄的前排吸收伤害和控制。坦克类英雄有程咬金、牛魔、项羽、白起等。 刺客,属于高爆发

2024-10-23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吗?

一、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吗? 首先定义不一样,角色游戏是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表演游戏是根据故事、童话等的内容,通过动作、表演

2024-10-22

轩辕传奇角色怎么升级技能?

一、轩辕传奇角色怎么升级技能? 在轩辕传奇中,升级技能需要先升级心法,升级心法需要玩家到自己职业神殿的职业宗师 NPC 处进行,心法升级达到系统要求时,技能自动升到下一级

2024-10-22

幼儿投掷游戏?

一、幼儿投掷游戏? 运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在运动过程中中发展各种基本动作,增强身体素质。在本学期个别化《身体真有用》主题下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各部位、

2024-10-22

游戏《星之卡比》中有什么帅气的角色技能值得推荐?

一、游戏《星之卡比》中有什么帅气的角色技能值得推荐? 那当然是镜子迷宫里面的万能剑了 二、游戏技能术语? 1. 有很多。2. 这是因为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形式,有自己独特的

2024-10-22

热门文章

王者荣耀黄忠二技能怎么放?

一、王者荣耀黄忠二技能怎么放? 王者荣耀黄忠技能使用技巧被动技能“炮手燃魂”,让老将黄忠将自己百步穿杨的神技发挥到极致; 一技能“追击潜能”让黄忠短时间增加自己的机动

孙策技能?

一、孙策技能? 一技能——劈风斩浪 孙策向前冲锋,对路径上敌人造成物理伤害。冲锋到终点后造成一次范围物理伤害,1秒后这个范围喷发波涛,再次造成相同伤害,并对命中敌人造

孙尚香技能介绍?

一、孙尚香技能介绍? 一技能翻滚突袭:孙尚香朝前放翻滚,并强化下一次普攻,对一条直线敌人造成330点物理伤害,附近有敌方英雄将获得,短暂大量移速加成。 二技能红莲炮弹:

梦幻西游门派技能介绍?

一、梦幻西游门派技能介绍? 关于这个问题,梦幻西游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角色扮演游戏,共有六大门派,分别是天宫、南海普陀、狮驼岭、龙宫、无底洞和魔王宫。每个门派都有不同

蔡文姬技能?

一、蔡文姬技能? 被动技能长歌行:蔡文姬受到伤害后以音波反击攻击者造成法术伤害,并降低其百分之九十的移动速度,持续1秒,这个效果每10秒只会触发一次。 1技能思无邪: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