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状语有哪些用法 举例说明
一、古代汉语中状语有哪些用法 举例说明
主要有两点:一是名词作状语,二是状语后置。
名词作状语的情形主要有6点:
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是名词本身固有的语法功能之一,不一定非要看成名词活用为副词不可。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
(1) 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意义。例如:
①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② 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③ 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张释之列传》)
④ 虎圈墙夫从旁代尉地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同③)
(2) 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像待……似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例如:
①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③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列传》)
(3) 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例如:
① 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留侯世家》)
② 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张释之列传》)
③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④ 左抱幼接,右拥嬖女。(《赵文子冠》)
⑤ 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列传》)
⑥ 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严延年传》)
(4) 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① 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②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③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红,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段太尉兔事状》)
④ 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名》)
“面刺”是当面讥刺、批评,“膝行”是用膝盖爬行,“手注”是亲手敷抹,“口讲指画”是亲口讲解,亲手指点。
(5) 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例如:
①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 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留侯世家》)
③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④ 陛下轻士订哗斥狙俪缴筹斜船铆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同②)
⑤ 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严延年传》)
(6)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例如:
① 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留侯世家》)
② 宰予昼夜寝。(《论语•公冶长》)
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名词中的“日”“月”“岁”等充当状语时,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或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追溯往事。例如:
①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②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
③ 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
④ 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⑤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⑥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七年》)
⑦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① 的“日”是每日、天天的意思。例②“月”义为每月。例③“岁”义为每年,年年。例④⑤的“日”是一天天义。例⑥⑦“日”是往日、当初义。
状语后置的情形主要有两点: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二、战国时期的“士”是哪一类人??
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
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
B
此题采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如误选A项,原因大多是未能区分“以”用作介词和用作连词的区别。这两句中的两个“以”字,词性均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意义与用法相同。“缓攻即墨”的目的在“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的目的在“疗梅”,两个“以”字均表示目的。如未能判断出B项为正确答案,主要是未能掌握“于”用作介词时的用法归类情况。虽然B项中的两个“于”字,词性均为介词。“降于燕”意思是“向燕投降”,表示动作“降”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而后一句“内惑于郑袖”指“被郑袖所迷惑”,“于”字的作用是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施事者。“于”表示被动。因而两个“于”字用法不同,其用法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C项中的两个“乃”字均为副词,表示先后相继的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上一句“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是承“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而来,田单于是“收城中得千余牛”。后一句“乃夜驰之沛公军”,是因为“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故项伯为通知张良而“夜驰之沛公军”。两个“乃”字用法相同,属于“乃”用作副词时最常见的用法,当不难区分。如误选D项,则是对于“因”字用作介词和用作副词的不同用法未能清晰辨别。这两句中的两个“因”字,表示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可译为“于是”“就”。“五千人因衔枚击之”,是承接上文“牛尾炬火光明炫耀,……所触尽死伤”之后进行的动作。“相如因持璧却立”,承上文“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之后作出的反应,两个“因”字用法相同,不应当与介词“因”相混淆。


一、王者荣耀黄忠二技能怎么放? 王者荣耀黄忠技能使用技巧被动技能“炮手燃魂”,让老将黄忠将自己百步穿杨的神技发挥到极致; 一技能“追击潜能”让黄忠短时间增加自己的机动

一、孙策技能? 一技能——劈风斩浪 孙策向前冲锋,对路径上敌人造成物理伤害。冲锋到终点后造成一次范围物理伤害,1秒后这个范围喷发波涛,再次造成相同伤害,并对命中敌人造

一、孙尚香技能介绍? 一技能翻滚突袭:孙尚香朝前放翻滚,并强化下一次普攻,对一条直线敌人造成330点物理伤害,附近有敌方英雄将获得,短暂大量移速加成。 二技能红莲炮弹:

一、梦幻西游门派技能介绍? 关于这个问题,梦幻西游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角色扮演游戏,共有六大门派,分别是天宫、南海普陀、狮驼岭、龙宫、无底洞和魔王宫。每个门派都有不同

一、蔡文姬技能? 被动技能长歌行:蔡文姬受到伤害后以音波反击攻击者造成法术伤害,并降低其百分之九十的移动速度,持续1秒,这个效果每10秒只会触发一次。 1技能思无邪:蔡文